今天给各位分享倪海厦讲金匮要略大柴胡汤的知识,其中也会对倪海厦柴胡桂枝汤的方解进行解释,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,别忘了关注本站,现在开始吧!
本文目录一览:
杂谈丨不建议跟着倪海厦学中医
1、总之,倪海厦在中医传播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,但初学者不应仅仅依赖他的教学。在学习中医时,要保持独立思考,阅读一手材料,避免盲目崇拜,以便早日成为明医。
2、有可信度的。在美国中医执业很多年了,也有一定的权威。然后他的教学视频资料值得一看,我最开始学中医就是从他是视频看起的,当然是有一定价值,不过很多东西还不够全面。中医的整体观很重要,单纯从某个症状来治病会有一定的疗效,但是需要看到背后的逻辑和理论,否则容易走偏。
3、倪海厦老师建议的学中医顺序,从《针灸》到《金匮要略》,涵盖了中医的基础理论、药物学、临床学等多个方面。通过学习这些经典著作,可以逐步建立起对中医的全面认识和理解。同时,倪海厦老师还推荐了八本从0到1学习中医的书籍,为初学者提供了更多的学习资源和参考。
4、昨天站桩时间:上午30分钟,晚上30分钟, 合计1小时 。上午: 抽空站了30分钟,就是想站一会,流了一点眼泪。晚上: 站了30分钟。有点心猿意马,不知道为什么有点懈怠了,有点不想站了;估计是没有已经进入平静期,感觉不到进步,就懈怠了;勉强站了30分钟。
5、倪海厦建议的中医学习顺序 倪海厦老师在《人纪》中推荐的中医学习顺序,对于初学者来说具有极高的指导意义。按照以下顺序进行学习,可以事半功倍。《针灸》针灸是中医学习的重要入门学科。它不仅易于学习,而且涵盖了十二经络、五脏等相关知识。
倪海厦伤寒论笔记(一一八)
伤寒论第103条辨:太阳病,过经十余日,反二三下之,后四五日,柴胡证仍在者,先与小柴胡。呕不止,心下急(一云呕止小安),郁郁微烦者,为未解也,与大柴胡汤,下之则愈。【原文解释】太阳病,邪传少阳十多天,医生反而多次攻下,又经过四五天,若柴胡症尚存的,可先给予小柴胡汤治疗。
伤寒论第118条辨:火逆,下之,因烧针烦躁者,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主之。桂苓甘草龙骨牡蛎汤方 桂枝一两 、甘草二两 、牡蛎一两 、龙骨二两、 茯苓四两 、右五味为末,以水五升,煮取二升半,去滓,温服八合,日三服。
伤寒论第88条:常自汗出者,重发其汗,必心烦不得眠,小便利,大便硬,小便已,阴疼,可与禹余粮丸。 原文明确指出,常自汗出者若再次发汗,会导致心神不宁、小便不利、大便硬结、小便后阴部疼痛,治疗可选禹余粮丸。
伤寒论第108条辨:伤寒腹满谵语,寸口脉浮而紧,此肝乘脾也,名曰纵,刺期门。【原文解释】外感伤寒病,腹部胀满,胡言乱语,寸口脉浮而紧,即肝木克伐脾土的征象,名“纵”,进行治疗用针刺期门的方法。
伤寒论第86条辨:衄家,不可发汗,汗出,必额上陷脉急紧,直视不能眴,不得眠。原文解释:经常流鼻血的人,若用发汗法,会出现额部两旁凹陷处的动脉拘急、两眼直视、眼球不能转动、不能睡眠的症状。 “衄家”指经常流鼻血的人,不宜发汗。若额上天仓位置凹陷,表明三阳经血虚。
伤寒论第109条辨:伤寒发热,啬啬恶寒,大渴欲饮水,其腹必满,自汗出,小便利,其病欲解,此肝乘肺也,名曰横,刺期门。【原文解释】伤寒病者出现发热症状,同时感到厌烦并恶寒,极其口渴想要饮水,腹部会出现胀满感。如果患者能够自动汗出,且小便通利,那么寒热、口渴、腹胀等症状将会缓解。
倪海厦讲金匮要略大柴胡汤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,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,更多关于倪海厦柴胡桂枝汤的方解、倪海厦讲金匮要略大柴胡汤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