倪海厦金贵第一讲笔记(倪海厦金贵要略2)

希望站

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倪海厦金贵第一讲笔记,以及倪海厦金贵要略2对应的知识点,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,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。

本文目录一览:

倪海厦伤寒论笔记(一0三)

伤寒论第88条:常自汗出者,重发其汗,必心烦不得眠,小便利,大便硬,小便已,阴疼,可与禹余粮丸。 原文明确指出,常自汗出者若再次发汗,会导致心神不宁、小便异常和阴部疼痛,治疗可选禹余粮丸。倪海厦先生解释,此类患者本就津液不足,再发汗会导致津液更加匮乏,心肾失养,故出现上述症状。

如果病人有里寒,再给他发汗,一发汗,胃里的那点食物不动了,我们用的汗剂是解表用的,病人有里寒,有里寒不能用汗剂,用去里寒的药,结果误用了发汗的药。

伤寒论第92条辨:病发热,头痛,脉反沉,若不差,身体疼痛,当救其里,宜四逆汤。原文解释:病人发热、头痛,脉不浮而反沉。若症状不解,身体依然疼痛,表明体内免疫系统虚弱,应先治疗内部虚弱,可使用四逆汤。

伤寒论第92条辨: 病发热,头痛,脉反沉,若不差,身体疼痛,当救其里,宜四逆汤。原文解释:病人发热头痛,脉不浮而反沉,如果症状不解,身体依然疼痛的,也应当先治其里虚,可用四逆汤方

伤寒论第88条:常自汗出者,重发其汗,必心烦不得眠,小便利,大便硬,小便已,阴疼,可与禹余粮丸。 原文明确指出,常自汗出者若再次发汗,会导致心神不宁、小便不利、大便硬结、小便后阴部疼痛,治疗可选禹余粮丸。

倪海厦伤寒论笔记(一0二)

1、伤寒论第86条辨:衄家,不可发汗,汗出,必额上陷脉急紧,直视不能眴,不得眠。原文解释:经常流鼻血的人,若用发汗法,会出现额部两旁凹陷处的动脉拘急、两眼直视、眼球不能转动、不能睡眠的症状。 “衄家”指经常流鼻血的人,不宜发汗。若额上天仓位置凹陷,表明三阳经血虚

2、伤寒论第105条辨:伤寒十三日不解,过经,谵语者,以有热也,当以汤下之。若小便利者,大便当硬,而反下利,脉调和者,知医以丸药下之,非其治也。若自下利者,脉当微厥,今反和者,此为内实也,调胃承气汤主之。

3、阳和阴本来是相互搭配得很好的,当阴一伤到了以后,阴亏损,阳就往上冲,一冲到头上,就变成了眼睛直视,不能合起来。在《伤寒》和《金匮》里面,最能协调阴阳的就是桂枝汤。因为阳虚而血少,使得卫气不行于阴,阴阳不相合作,于是失眠不寐

4、如果病人有里寒,再给他发汗,一发汗,胃里的那点食物不动了,我们用的汗剂是解表用的,病人有里寒,有里寒不能用汗剂,用去里寒的药,结果误用了发汗的药。

5、规律服用米浆粥后,受凉感冒后就从嗓子痛变成流清鼻涕或者头晕之类的,因为学了伤寒论,会用一些简单的方,经常就几味药,自己配了,1-2天,最多3天就好完,好的特别快。我女儿也是再没因为感冒发烧吃过一粒西药,更没再吃过抗生素,什么过敏呀,哮喘呀,再没有发生过。

倪海厦《人纪系列针灸篇》笔记之1.手太阴肺经

1、手太阴肺经 手太阴肺经是人体经络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,它的循行路径分为体表循行和体内循行。中医理论认为,经络的走向与其所主治的脏腑密切相关。

2、经渠穴:肺经经穴,(经主喘咳寒热)属性为金,肺经本身就是金,所以经渠就是肺经本穴,可以配合肺俞跟尺泽。太渊穴:肺经俞穴 有时症时找俞穴:半夜一点到三点咳嗽或者醒了睡不着就是时症,用俞穴治疗。穴性属土,土生金,所以太渊是肺经的母穴,虚症用太渊,如久咳一个月以上为虚。

3、深入探讨《人纪》第三章的针灸篇,我们领略到了中医的智慧,它将天人合一的理念融入日常生活的每一个细节,为我们的健康保驾护航。

4、倪海厦《人纪》第三章针灸篇文稿的核心内容如下:天干地支与五行脏腑的对应关系:天干甲乙丙丁等对应木火土金水五行,揭示了脏腑的功能与相互影响。如心脏象征阳火之力,小肠为阳火之表,负责消化与营养吸收。地支与脏腑及自然时辰的关联:地支将十二脏腑与自然时辰紧密相连,如肺与寅、脾与辰等。

金匮要略》笔记78|文式易筋经(附视频)

1、按蹻销嫌式:中指是心包经,双手垂于身体两侧,指尖正对前方,手掌与手臂成90度直角。吸气松掌上提,呼气抬掌下压,一吸一呼为1次,做49次。按蹻式:大拇指是手太阴肺经,肺是呼吸的力量,五指中最有力的是大拇指,练大拇指就是练肺阳。

2、简单说就是:保持一颗平常心,不贪、不执着,病已去掉百分之八十,平时外练筋骨皮,多练诸如八段锦、太极拳、易筋经,拒风寒于体外,多打坐以练心,并小心主动避免外伤。这段是中医的望诊了。“鼻头”是指山根的地方,即两眼之间鼻梁根部。

倪海厦金贵第一讲笔记(倪海厦金贵要略2)

3、一个人若阳气不够,亦即素虚之人,运动完流汗时得到表风,汗水没有排透,日积月累成积水,这都是虚症才得到的。故平时要多运动,倪师提倡易筋经,跑步走路都是直线运动,是劳动,易筋经等练功才是真正的运动。素虚之人平时喝喝桂枝汤,协调阴阳,固表能力会增强。常多梦、梦遗、盗汗、惊悸之人,桂枝汤再加龙骨牡蛎

倪海厦伤寒论笔记(一0五)

伤寒论第92条辨:病发热,头痛,脉反沉,若不差,身体疼痛,当救其里,宜四逆汤。原文解释:病人发热、头痛,脉不浮而反沉。若症状不解,身体依然疼痛,表明体内免疫系统虚弱,应先治疗内部虚弱,可使用四逆汤。

伤寒论第92条辨: 病发热,头痛,脉反沉,若不差,身体疼痛,当救其里,宜四逆汤。原文解释:病人发热头痛,脉不浮而反沉,如果症状不解,身体依然疼痛的,也应当先治其里虚,可用四逆汤方。

用法上为末,脊髓3条,蒸熟,炼蜜为丸,每服70—80丸,空心淡盐汤送下。功效补肾填精,养血滋阴。主治男妇虚损劳伤,形体羸乏,腰背疼痛,遗精带浊。具体成药不太清楚。应该是伤寒论,金匮要略中的方子。或者,也可以联系倪海厦诊所诊断。听说,有网友联系到了倪海厦诊所,可以在网上搜索看一下。

规律服用米浆粥后,受凉感冒后就从嗓子痛变成流清鼻涕或者头晕之类的,因为学了伤寒论,会用一些简单的方,经常就几味药,自己配了,1-2天,最多3天就好完,好的特别快。我女儿也是再没因为感冒发烧吃过一粒西药,更没再吃过抗生素,什么过敏呀,哮喘呀,再没有发生过。

如何自学倪海厦课程

1、自学倪海厦课程的方法如下:按顺序学习课程:从《天纪》开始学习,这是倪海厦老师课程的基础部分。接着学习《人纪》,其中涵盖了《针灸》、《神农本草经》、《黄帝内经》、《伤寒》和《金匮》等重要内容。

2、我总结了倪海厦老师的自学方法,现在我也按照这种方法学习。从《天纪》开始,接着是《人纪》,里面包括《针灸》、《神农本草经》、《黄帝内经》、《伤寒》和《金匮》。针灸的内容学完后,下一步是《难经》,这本书全是对针灸的详细解释。最重要的是要有耐心、恒心,以及倪海厦老师一直强调的坚心。

3、总的来说,学习倪海厦老师的课程需要持之以恒的努力和坚定的信念。只有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,才能深入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,从而更好地应用于实际生活中。

4、学习重点:掌握针灸的基本理论、穴位定位、针刺手法及常见病症的针灸治疗。神农本草经 视频:倪海厦神农本草经视频(39集)教材:纪倪注神农本草经或其他注解版本 学习重点:了解中药的基本分类、药性、功效及配伍原则,为后续方剂学打下基础。

5、学倪海厦课程的顺序如下:倪海厦针灸大成视频(78集);配合教材:《针灸大成》明代杨继洲。倪海厦神农本草经视频(39集);配合教材:纪倪注神农本草经。倪海厦黄帝内经视频(75集);配合教材:《黄帝内经》、人纪倪注黄帝内经。倪海厦④伤寒论视频(58集);配合教材:人纪倪注伤寒论。

6、倪海厦的课程先后顺序为:《针灸》、《神农本草经》、《黄帝内经》、《伤寒论》、《金匮要略》。这个顺序是基于中医学习的层次性和逻辑性设计的。首先,《针灸》作为中医的基础,可以帮助学员了解人体经络的循行规律,掌握针灸的基本技法和理论。

关于倪海厦金贵第一讲笔记和倪海厦金贵要略2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,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?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,记得收藏关注本站。

声明:本站所有数据均来自网络,如有错误请联系站长修改,侵权的请联系删除!

目录[+]